咖啡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,与可可、茶同为流行于世界的主要饮品。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伏尔泰对于咖啡的热爱是已经到了狂热的程度,据说,伏尔泰曾经一天喝了40-50杯咖啡。尽管他的医生曾警告他总有一天咖啡会害死他,伏尔泰还是活到了80多岁,临终前宣称: 「咖啡的确是慢性毒药,药效真的很慢。」
全球多年至今消费了4000亿杯咖啡,消耗约1000万吨左右的咖啡豆。随着我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,咖啡在近年以20%的消费速度上升优势呈现。目前我国对于咖啡的需求可谓是日益渐增,咖啡市场正在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,这也就意味着新品牌崛起的速度会更快,2025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将达10000亿元。
除了专注于做咖啡的众多品牌外,一些让人联想不到的品牌也挤进了咖啡赛道……前不久,特步(中国)有限公司申请注册3枚“特咖啡”商标,以及3枚“XTEP COFFEE”商标,这代表着特步也要跻身越进咖啡赛道中。但他并不是体育品牌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。
今年上半年运动品品牌李宁就注册了“宁咖啡NING COFFEE”商标,并表示将在店内提供咖啡服务。目前,李宁在厦门、广东、北京的几家门店,已经出现宁咖啡的身影。除了运动品牌跨界卖咖啡之外,中国邮政、中国石油、中国石化、华为、万达、同仁堂等大品牌早已浅扎于咖啡市场中。
单从目前市场上消费者的反馈,跨界卖咖啡还是需要贴合“术业有专攻”。
同仁堂的知嘛健康咖啡在北京只有不到10家的门店,据消费者分享的消费体验,一方面是价格昂贵,门店内咖啡价格差不多为35+;另一方面是“价不配质”,口感让人较为难以适应。
邮局咖啡众人纷纷评价踩雷,直言“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”。
宁咖啡更是被人称作“搞噱头”,门槛不低,需要到店消费一定金额才可被提供免费咖啡。大家称宁咖啡不太好买,需要站在499元的肩膀上。
咖啡赛道虽然香,但这条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。对于众多跨界咖啡品牌而言,咖啡市场无可取代主业,但也能借此机会来提高大众对于品牌的认知。跨界咖啡可满足新生代的核心需求,是企业服务不可否认的一种升级。但正所谓隔行如隔山,跨界咖啡如何处理咖啡与传统品牌的形象,如何更改消费者对品牌的固有认知?
跨界咖啡若想在吃得香的咖啡赛道中站稳脚跟,需要提高咖啡产品的品质,贴切消费者的需求;还要提升品牌理念,突破品牌被框住的自身特点,把品牌特色文化于咖啡相结合,让消费者能“心服口服”。
本文数据、图片均来源于网络。
VI设计如何让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?